我們的服務
將氣候承諾化為競爭優勢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歐盟第 2025/2083 號條例旨在簡化與強化碳邊境調整機制(CBAM),以確保原法規 (EU) 2023/956 在過渡期於 2026 年 1 月 1 日結束後能順利實施。鑑於過渡期收集到的數據顯示,對進口小量貨物的進口人來說,遵守義務負擔過重,此修正案核心變革是引入「最低門檻豁免」(de minimis exemption)。新法規設定單一重量門檻為 50 噸,適用於鐵、鋼、鋁、化肥和水泥等部門,但不包括電力或氫氣。此門檻旨在豁免絕大多數進口人,同時確保至少 99% 的嵌入式排放量仍納入 CBAM 管轄範圍。
除此之外,修改後的法規,也將鋼鐵產品、鋁產品的精細加工碳放,排除在產品碳含量計算範圍之外,以期CBAM法規能與EU ETS一致。
當我們想透過「技術標竿指定削減率」來獲得碳費優惠時,首先得知道如何設定減碳目標。這篇文章會詳細解析「附表二」中的各項指標,並用具體案例教你如何計算出目標年的碳排放量。這將幫助你釐清減碳路徑,有效證明企業的減碳成果,進而成功申請到優惠費率。
台灣的《能源管理法》,針對高用電戶,規範了「年度節電率1%」的法規要求。我們將帶您了解最新的節電率目標、節電量的計算方式,以及四種可被認列為節電量的節能措施。無論您是用電契約容量超過 800 瓩的高用電戶,或是想要進行能源管理的企業,本文將提供您最全面的法規解讀與實務建議。
本章旨在解析台灣碳費制度的具體運作邏輯,從誰會被徵收、如何計算應繳金額,到企業能如何透過各種機制降低碳費負擔。透過深入探討徵收門檻、複雜的計算公式以及減量額度的扣抵方式,企業將能更全面地掌握碳費制度的實務核心,為後續的減碳策略規劃奠定堅實基礎。
台灣的《能源管理法》,針對高用電戶,規範了「年度節電率1%」的法規要求。我們將帶您了解最新的節電率目標、節電量的計算方式,以及四種可被認列為節電量的節能措施。無論您是用電契約容量超過 800 瓩的高用電戶,或是想要進行能源管理的企業,本文將提供您最全面的法規解讀與實務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