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際碳協股份有限公司

輕鬆搞懂:CBAM 報告的「武功秘笈」— 監測方法文件 (MMD)

隨著歐盟「碳邊境調整機制 (CBAM)」即將進入正式實施階段,對於選擇以實際數據計算產品碳含量的工廠(設施營運商)而言,一項核心且強制性的要求是:您必須建立並持續維護一份詳盡的「監測方法文件 (Monitoring Methodology Documentation,簡稱MMD)」。此文件將是符合 CBAM 規定的關鍵基石。

您可以把 MMD 想像成您工廠為了 CBAM 報告量身打造的「CBAM 管理操作手冊」。它不僅是讓您日常運作更符合法規的工具,更是未來要通過強制性「第三方驗證」的重要通行證

1. MMD:讓數據「說話」的透明度基礎

MMD 是一份「白紙黑字的文件」,它的目的很簡單:確保工廠和所有相關人員在未來好幾年內,都能用一樣的方法、一樣的標準來計算和監測 CBAM 需要的排放和生產數據。這本「操作手冊」的核心功能,就是要確保你的數據可靠、透明:

  • 畫清楚「碳排放的範圍」: MMD 要明確定義你的工廠和各個生產流程的「系統邊界」(就像是畫出一個圈)。這樣才能確保算出來的排放量是歸屬於正確的產品,不會算錯或漏算。
  • 詳細的「操作指南」: 文件內容必須足夠詳細,可以當作第一線人員的「行動手冊」。從計算步驟、用到哪個公式、哪個係數,都要寫得清清楚楚。
  • 選擇「最好的計算方式」: 工廠要在 MMD 裡說明自己選擇用什麼方法來監測(例如是靠計算,還是用連續監測系統 CEMS)。原則是要選擇能取得所需數據的「最佳且最準確的來源」。
  • 做好「數據品管和防錯」: MMD 必須包含相對應的品管措施和檢查步驟,來降低出錯的風險。例如,請不相關的人員定期檢查、或是檢查時間序列數據是否一致等等。

總結來說,MMD 必須清晰到一個有溫室氣體(GHG)監測知識的外行人也能看懂。 它讓你的數據從頭到尾完全透明,計算或假設的過程都可以被追溯。

2. MMD:為將來的「大考」— 第三方驗證做準備

MMD 的設計和維護,跟 CBAM 未來的「第三方驗證」是緊密相連、缺一不可的。

  • 給驗證機構的「背景資料」: MMD 會被視為獨立的 GHG 查驗人員(或稱驗證者)瞭解你工廠排放狀況的基礎文件。文件越透明、越可追溯,就越容易通過審查。
  • 過渡期的「練兵機會」:在目前的過渡期(2023 年 10 月到 2025 年底),雖然找第三方來驗證是自願性質,但工廠可以藉此機會,請外部專家找出 MMD 或監測方法中的弱點,提升數據品質,為 2026 年的正式制度做足準備。
  • 2026 年起的「強制要求」:MMD 的建立,就是為了應對 CBAM 最終制度的強制要求。從 2026 年開始,如果你的報告是基於「實際數據」計算,就必須找外部獨立機構來驗證,這是逃不掉的。

在 CBAM 正式制度啟動前就建立並完善 MMD,能有效確保數據在 2026 年後能通過第三方驗證。一旦數據驗證未通過,工廠將無法使用實際計算值進行申報,而必須採用歐盟提供的「預設值」(Default Values),這些預設值通常代表同類產品中排放表現較差的數據,且多數會額外加上一定的「加價」,這將直接導致您的產品碳競爭力下降。